金湖縣寶應湖退圩還湖項目(一期),是省沿海集團在生態保護修復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項目。自2023年5月啟動建設以來,集團所屬土地公司始終把保重點、搶節點、提速度作為工作主旋律,現已清退湖區歷史圩區2376畝,新增5.5等級耕地資源866畝,被淮安市農業農村局列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樣板,有效提升了湖泊防洪、供水、生態功能,助力地方耕地占補平衡。成績的背后,是土地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和項目團隊的辛勤付出。
黨建引領,激發創業動力
項目啟動之初,土地公司黨委第一時間成立聯合黨支部,結合“金湖植蓮”廉政文化,開展實境教育活動,將工程安全質量和廉潔建設兩手抓、嚴管厚愛相統一,引導參建各方擰成一股繩、合成一條心,不斷強化思想引領。組織開展“抓質量、搶進度、保安全,大干60天”攻堅戰,調整項目建設重大節點,壓實建設工序,以“黨建+班組建設”組織模式,組建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劃定責任區,細化分解工作任務,將完成情況與個人考核緊密掛鉤,激勵形成“趕、學、比、超”濃厚氛圍。常態化赴項目現場開展黨建調研,了解一線員工工作狀態,回應解決一批項目一線“急難愁盼”事項。
“有了黨建領航,把一件件小事落實好,就能成就大事業”,已成為項目一線人員的普遍共識。
攻堅克難,突破項目難點
為盡快降低魚塘征遷進度遲緩造成的影響,項目公司專人負責與地方政府以及縣水務局等多個相關部門對接,推動組建調度協調專班,實現分批次交塘。作業高峰期疊加“七下八上”汛期,面對土質含水量高,道路條件差等困難,研判確定“白天滿負荷調土、夜間上半夜調土、夜間下半夜修路”方案,不等不靠、迎難而上,有序推進不停歇。55天內完成土地整治與土壤改良,提前梳理流程,新增耕地質量等級評定用時較常規壓縮40%,耕地質量等級取得集團近年來最好水平,優化調整種植經營方案,協同集團農業企業保障首季夏種不誤農時。866畝新增耕地已完成國土調查變更并經市級驗收通過。
圈圩變水面、坑塘變耕地,施工圖化為實景圖,土地公司干部職工對于土地主業認同感更強烈。
緊盯細節,保障質量安全
堅持把制度體系建設作為管理的重要基礎,項目公司制定印發各項制度10余項,促進項目建設規范運行。踐行精細化管理理念,嚴把材料進場關、施工作業關、質量驗收關,對重點工序提前進行交底,持續把控現場施工動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針對不同階段施工特點,圍繞提高全員崗位履職能力,定期開展方案研究、知識培訓、應急演練等活動,保持了施工安全“零事故”。土地公司統籌開展質量、進度、安全等業務檢查,通過“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及時糾偏,結合審計、合規等方面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查漏補缺,逐步健全成本控制、招標管理等制度,推動提質增效。
支撐一線、保障一線,成為后臺綜合部門的共識,土地主業核心團隊、專業人才正在走向更廣闊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