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月同志,2018年入職集團,現任江蘇省沿海開發(東臺)有限公司養殖管理部經理。面對水產行情持續低迷、魚病高發的雙重壓力,該同志攜手養殖團隊在套養模式優化、成本管控細化、苗種繁育實化上尋求突破,加強養殖基礎數據研究,向數字漁業探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024年度被評為集團“先進個人”。
2024年最后一天,下午我打開手機養殖部工作群,回顧過去的一年,深刻感悟到“萬畝自營,身在其中,方知不易?!蔽野颜掌沓鰜?,以歌曲《巡光》做背景,剪輯了一段2024年養殖工作回顧視頻。公司年會上,我們養殖團隊上臺合唱,唱出自信,唱出我們養殖人追求卓越夢想、勇敢面對挑戰的獨特風采。
團隊為基,深植養殖沃土。我始終堅信“以人為本”的重要理念,積極營造以“認同、凝聚、奉獻”為核心的團隊文化,主動分享自己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幫助、帶動團隊人員共同進步。為充分激發團隊人員主動思考能力,在給出自己的建議前我會反問對方認為應該怎么做,讓每個人不僅做決策的執行者,更要做管理的思考者,從工作中學思踐悟不斷提升。
勇闖未知,繪制養殖藍圖。記得剛到養殖部時,所有人都說條子泥區域不適合養殖鮰魚卵黃苗。可公司自營養殖苗種需求大,每當規?;少彆r周邊種價都會應聲上漲。為突破瓶頸難題,我主動外出調研、走訪學習,組建團隊,對接科研院所,跨出試養堅實一步,取得階段性成功,打破了“沿海地區不適合養卵黃苗”的固有觀念,基本構建1:8:40養殖三級配套體系,為公司實現“魚苗-魚種-成魚”的三年期養殖循環奠定了堅實基礎。
智慧漁場,引領養殖新潮流。項目建設之初,一次外出調研學習時,遇到一位軟件工程師,邀請其至公司開展協同養殖系統培訓,才知其非養殖科班出身,卻對養殖每個流程細節了如指掌,令我深受觸動。我堅持智慧漁業項目邊試用邊改,形成“試用-反饋-整改-試用”的項目推進機制。同時在不斷的探索中我也意識到傳統慣性思維養殖對生產數據的價值認知不夠,數據價值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不明顯。我致力于帶領團隊人員一起深挖數據價值賦能生產經營,通過對鮰魚及其套養品種等養殖數據研究,實現利用數據助力養殖模式甑選;通過對水環境與投喂率之間的分析,實現利用關鍵技術數據賦能養殖生產;通過深挖市場供需關系及價格階段性變動的深層次原因,實現利用市場數據優化銷售生產力;通過綜合分析池塘基礎信息、投放銷售數據、月度投喂情況、成本投入等多維度數據,科學制定考核量化體系,實現利用成本數據提升管理效能。
有位養殖人員說的話讓我記憶猶新:“現在的我回家睡覺感到些許不適,因為早已習慣了聽著池塘邊的風聲入睡。”回顧這兩年的養殖歷程,確實感同身受。就像我在辦公大樓,能夠聽到池塘邊增氧機的聲音,感覺特別心安。我堅信,在集團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養殖人始終像《巡光》歌詞中描述的一樣“不負勇往、始終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