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港口經濟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挑戰,連云港引航站明確提出了以創新引領發展的新理念,近幾年,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引航調度方式、超泊位能力靠泊、灌河順流進靠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同時,注重將業務與黨建相融合,創新引航文化建設,著力打造引航文化長廊,營造良好文化氛圍,努力為中外籍船舶提供精細化管理、低成本運行、高標準操作的引航服務,主動融入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
創新引航服務
助推港航發展
面對“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連云港引航站勇于擔當,攻堅克難,始終以“維護主權、保障安全、精心引領、服務港航”為宗旨,不斷創新引航服務舉措,努力構建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目的的陽光引航服務體系,為中外籍船舶提供優質引航服務保障。
創新調度方式,屢創同潮引領多艘重載開普型船舶新紀錄。連云港港航道長、錨地距離港區遠且流速急,開普型重載船舶進港操縱難度大,加之連云港港兩翼港區部分碼頭已建成并投產運營,使得主港區的港作拖輪被分流,經常出現港作拖輪不足的現象,一艘開普船正常進港靠泊需要4-5艘大馬力拖輪協助,而連云港港大馬力拖輪只有8艘,正常情況下,一個潮水一般只能進1至2艘開普船。
今年3月份以來,超大型礦砂船集中到港。站從船方、貨主利益出發,積極動腦筋想辦法,精確測算潮位,根據船舶的吃水、所靠泊位的情況,大膽創新調度方式,合理調派人員和配置拖輪,科學安排船舶進港先后順序,精準控制船舶航距間隔,充分利用時間差打好“硬仗”,多次利用一個潮水同時引領4艘滿載開普型船進港,兩次出現8艘開普型船同時在港靠泊的罕見現象,有力支持了港口業務發展。
同一個潮水引領多艘開普型船舶進港,滿足了客戶的需求,提升了港口的綜合競爭力。據統計,2015年3-11月引領CAPE型船共584艘次,創新調度方式后,2016年3-11月共引領CAPE型船872艘次,同比增長49.32%。
深挖技術潛力
降低企業成本
灌河處于河海交界處,流急、彎多、淤積快,航道最淺處水深只有6.8米,而且航道通航環境復雜,導助航設施不健全,水文資料缺乏,這些成為灌河安全引航的瓶頸。
他們挖掘引航技術潛力,降低企業成本。2014年德龍碼頭對外開放,因航道條件不好,德龍公司剛開始一直采用轉港卸貨的方式,但這樣成本高效率低,為了降低成本,德龍公司向連云港引航站遞交引航申請報告,希望能予以支持,引領5萬噸級船舶直接進港靠泊。
接到德龍公司申請報告后,連云港引航站高度重視。鑒于灌河航道的條件限制,困難可想而知。但從江蘇沿海開發的大局和服務灌河兩岸港航企業的發展角度出發,在連云港海事局支持同意下,引航站決定克服困難,勇擔責任,接受引領任務。他們組織本站引航專家研究操縱方案,對如何利用潮汐、幾個彎段如何掌握時機轉向等問題進行重點攻關,利用引航員自己開發的導航軟件先模擬操縱,找出其中的規律和難點。其次認真研究引航方案及應急預案,選擇合適進港時機,確保船舶的安全進港。到2016年11月,共引領船舶近400艘次,并做到安全無事故,為德龍鎳業公司節約物流成本近億元,也為地區經濟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展示了引航站一流的引航服務和對外形象。
注重融合創新
打造引航文化
根據中國引航協會引航文化品牌建設和陽光引航實施方案的要求,站利用引航辦公區廊道墻壁,進行融合創新,打造了總長200余米的引航文化走廊,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
黨建教育在文化走廊中得到融合與創新。樓梯口有一塊色彩熱烈、內容充實的行業展示圖板,背景是連云港港的碼頭,也是該站引航員們日夜工作的主戰場,圖板中間部分突出的是引航行業遵循的核心價值觀:“維護主權 保障安全 精心引領 服務港航”,在圖板兩邊是站黨總支的倡導和要求:“三嚴三實固本元 親容惠誠展情懷”,整個展板將黨性的修養、行業的核心價值觀和站風建設有機的融合為一體。
職業道德建設在文化走廊中得到融合與創新。每個職能科室門口的墻上都張貼著科室的職責,讓來站的客人和辦事人員一目了然,使站內人員能夠時時刻刻牢記自己的職責,也體現了站務公開的要求。為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該站還制作了道德文化建設宣傳專欄,引導廣大員工不斷強化職業道德意識,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陽光引航在文化走廊中得到融合與創新。根據中國引航協會開展陽光引航工作有關要求,廊道里張貼了全站職工遵循的基本要求:愛國愛黨愛引航,守法守紀守規章;醒目的中國引航員服務公約;連云港引航站十項服務承諾和船舶引航業務工作流程、引航費收費標準等,涵蓋了陽光引航方案的主要內容。
至今年11月,連云港引航站累計引領各類船舶7134艘次,其中長度250米以上超大型船舶1209艘次,同比增長24.51%;安全形勢持續穩定,保持了重大引航事故、大引航事故等五項安全指標均為零;與口岸單位密切配合,多次刷新引航紀錄,極大地提升了港口服務能力和水平,助推了港口經濟發展,也為實現連云港東方大港夢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