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李強書記在沿海調研時進一步強調,要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高水平推進沿海開發,增強生態環境競爭力,打造沿海地區新一輪發展的強大引擎,努力建設百姓富裕、環境美好、平安和諧的沿海地區。
省委關于“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和省政府頒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均對“十三五”沿海發展作出明確部署,指出“十三五”時期沿海要“認真落實新一輪區域發展布局,在更高起點推動沿海地區科學發展。全面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發展一體化等重大戰略,發揮疊加優勢,制定新一輪支持沿海發展重大舉措,促進沿海地區及其與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打造‘一帶一路’建設先行基地、江海聯動發展基地和開放合作門戶基地,加快形成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推進港口、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建設以區域中心城市為支撐、以沿海綜合交通通道為樞紐、以近海臨港城鎮為節點的新興城鎮化地區。圍繞‘優江拓海’,發展特色海洋經濟。統籌資源開發與保護,全面提高沿海灘涂開發的規模效應和產出水平。支持淮安、泰州、宿遷融入沿海開發戰略布局。”
一是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建設先行基地。以連云港為重點,聯動鹽城、淮安、宿遷三市,加快資源互補、產業互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一體化步伐,強化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方起點的先導、支撐作用,加強與新疆、福建兩個“一帶一路”核心區的聯動,聚焦貿易投資便利、高端產業集聚、優勢產能合作、金融開發創新、海陸便捷運輸等領域,向西連接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國家和地區,向南銜接浙江舟山群島經濟區、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面向國際、承接東西、連接南北、高效通暢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打造國際商貿物流中心、產業合作創新區和人文交流深度融合區,成為我省全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區和先導區。
二是著力打造江海聯動發展基地。以南通為重點,聯動泰州、鹽城兩市,發揮獨特的黃金水道和黃金海岸疊加優勢,突出優江拓海,放大戰略區位優勢,加大資源要素整合、空間布局優化、產業轉型發展等方面的創新力度,優化沿江、沿海生產力布局,著力建設江海聯動樞紐,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新型特色城鎮,加快構建陸海統籌、江海聯動的集約集聚發展格局,不斷強化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的龍頭帶動作用,有效溝通沿海、沿江發展,呼應對接上海、蘇南發展,輻射帶動蘇中、蘇北發展,加速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江海聯動發展基地。
三是著力打造開放合作門戶基地。充分發揮現代化中心城市在深化對內對外開放合作、促進港產城融合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著力優化城市產業結構、空間布局、現代功能、文化特色、生態環境和治理服務,促進連云港、鹽城、南通、泰州、淮安、宿遷6個中心城市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個性發展,使連云港成為輻射“一帶一路”的國際化海港城市,鹽城成為以創新驅動發展和綠色發展為特征的沿海中心城市,南通成為溝通上海、蘇南與蘇中、蘇北的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城市,泰州成為中國醫藥名城、長江經濟帶港口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長三角地區生態名城,淮安成為淮河生態經濟帶開放發展引領區、沿運河城鎮軸綠色發展示范區和江淮風韻特色鮮明的中心城市,宿遷成為沿海地區向中西部輻射的重要節點城市。同時,以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南通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鹽城中韓產業園、泰州中國醫藥城、淮安臺資企業產業轉移集聚服務示范區、宿遷國家級電子商務產業園等為重點,推進重大開放合作載體建設,加強綜合配套改革,先行試點試驗,合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開放合作門戶基地。
(內容來源:省沿海辦網站)